第143章 海納百川
關燈
小
中
大
各地匯於冀州的世族儒士文人,為著楚昭稱帝一事吵得不可開交,冀州的百姓也是十分興奮,因為,楚昭把他們爭執的言論,全都翻成了淺淺易懂的話,不僅抄錄下來,印刷成書發送各州,還讓專人將內容解釋給百姓聽。
這一下吵的人就不僅是儒士了,冀州的百姓紛紛對於論楚昭為帝的事發表意見。
“他們說什麽顛倒乾坤的都是屁話,想想以前男人當皇帝的時候,我們過的是什麽日子,自從咱陛下來了冀州之後我們過的是什麽日子,誰說女人就當不了皇帝的?只要能讓我們老百姓過上好日子,別管什麽男人女人,都能好皇帝。”
“這些個世家,站著說話不嫌腰疼,一定是看陛下對我們好,不像以前的皇帝那樣偏著他們了,所以他們才會不想陛下當皇帝。”
“對,對,對,說得對,那些個世家,眼高於頂,最是看不起我們了,陛下就不一樣了,事事把我們放在心上,就拿這平價鹽來說吧,以前是什麽鹽價大家夥都知道的了,世家賺的都是我們的血汗錢,陛下登基之後立刻就推行平價鹽,那是多大的福祉啊!”
你一口我一言的,將民心都聚成了一團,齊齊地往那三層的樓裏湧去,裏面的大儒還在爭著,外頭的百姓已經哄了一起,“我們都支持陛下當皇帝,都支持。”
“想讓陛下不當皇帝的都不是好東西。不是好東西!”
那樣吵吵嚷嚷的儒人們,突然被外面響起的聲音給唬了一跳,有人驚心地道:“該不會是楚昭派兵把我們圍住了吧。”
聽到這話,那原本罵得十分開心的世族們一個激靈,面面相覷,很是害怕。
“姜先生,外面都叫百姓們圍住了,他們說支持陛下登基,反對陛下登基的人,應該趕出冀州去。”外面那麽大的動靜,誰都沒辦法忽視啊!
姜參既然是代表,又是大昭的宰相,第一個來稟告的自然就是他。
“怎麽回事?”姜參很是納悶,這是誰把百姓們煽動了鬧事不成?
“先生是知道的,自各地儒士文人入冀州以來,諸位的言論陛下讓人記錄且印刷成書,分發於各州,大昭境內,陛下還讓士人專門講讀每日言論的內容,讓百姓們都知道,為什麽有人支持她當皇帝,有的人卻不肯支持。陛下原話是,凡事不可一知半解,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,也不是世家們的天下,而是天下人的天下,既然要論,就要舉國而論,只一方一言,是代表不了天下百姓的。”
姜參一聽實在是服了楚昭了啊,這麽一個深謀遠慮的主兒,要跟她作對的世家們反倒幫了她一把,既開言論,由她做起,這樣一來,天下的風氣必將一改。
已經一把老骨頭的姜參真是覺得能遇上楚昭這樣的明主,實是三生之幸啊!
“走,我們出去看看。”姜參擡腳要出去,對頭們一看姜參要走,立刻攔住,“姜先生這是要去哪裏?”
姜參冷冷一笑,“外面來的都是冀州的百姓,諸位不妨出去聽聽他們都想說什麽。”
直言外面來的是什麽人,實在讓他們一楞,姜參不再停留,走了出去,果然看到門口擠滿了百姓。
“出來了,出來了!那是姜先生,是我們大昭的宰相,那邊,那邊都是不支持陛下的世族們,大家夥,扔他們。”有人那麽一喊,百姓們手裏的雞蛋菜啊,全都給扔了過去,兩邊走出來的人,待遇完全不一樣,以韋佗為首的人們被雞蛋菜葉弄了一身,說有多狼狽就有多狼狽。
“滾出我們冀州去!”砸完雞蛋菜葉之際,百姓們叫喊。
“對,滾出冀州,不對,是滾出我們大昭,滾出大昭去!”
有人補充了一句,是哦,楚昭已建大昭朝,如今該稱大昭才是。
“對,滾,滾出我們大昭,滾出去!”
韋佗等人都要氣瘋了,他們什麽時候受過這樣的待遇,竟然被這一群他們看不起的賤民給砸了一身的雞蛋菜葉,可惡,可惡之極。
“把這些賤民給我們轟出去,轟出去!”韋佗指著百姓們面露猙獰。
“賤民罵誰?”一個聲音傳來。
“賤民,他們都是賤民,都是!”韋佗根本沒有在意是誰問的話,順口就那麽答了,但是已經有人叫喚道:“陛下!”
一聲一聲疊起喚著陛下,陛下!韋佗一個轉身,只見楚昭一身墨衣自樓上走了下來,目如寒冰地看著他。
“韋先生,朕敬你是名門之士,原對你多有企盼,沒想到韋先生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。賤民,何人為賤?難不成韋家生來就是高高在上?韋家的今時今日,都是天所賜?那麽昔日韋氏自寒門而起,與前朝共建大好河山,因而令韋家崛起,你韋氏的祖宗,也是這麽視百姓為賤的?”楚昭言之不善地問,並不需要韋佗的回答。
“你身上穿的綾羅綢緞,腳下踩的靴子,肚裏吃的米飯菜肉,哪一樣不是這些百姓一針一線做出來,一滴汗一滴水澆灌而得的。你既覺得他們賤,吃著他們做的,種的東西的你,又是怎麽樣?”
“陛下!”姜參喚了一聲,不過是提醒楚昭給韋佗留點臉。
楚昭斂了寒霜,轉向下面同樣叫她驚得反應不過來的百姓,“諸位,遠來皆是客,他們都是朕請到冀州的客人,我們冀州的待客這道可不是這樣的,否則你們與他們又有何異。”
“朕既許了他們暢所欲言,待他們如你們亦是一樣,但若指出朕之不是,對而改之,無則加勉,只有這樣,將來朕才能帶領百姓們過上更安樂穩定的日子。”楚昭張開雙臂,“朕希望大昭無不可說之言,無論是誰,過當指出,功而讚之。暢所欲言,並不是只是一句空話。”
“百姓無禮,對諸位先生有所誤解,朕代他們向諸位賠罪了。”說完百姓之後,楚昭回頭跟韋佗等人賠罪,韋佗被楚昭罵得無可反駁,站在他身後的人們吶,先是被百姓砸了一通,又被楚昭這樣突然的出現嚇了一通,再叫楚昭這樣客客氣氣地賠罪,已經有人避開了。
“早便聽說陛下頗得民心,今日一見,果然名不虛傳。”原本反對楚昭的人吶,十數日的爭論下來啊,已經有人動了心,再加上親眼見到楚昭是如何得民心的。
楚昭道:“百姓都是老實人,誰待他們好,待他們不好,他們心裏都有數。”
“諸君遠道而來,是為楚昭,楚昭銘感五內,為帝王是順民心,亦應時勢。諸位數日爭論,朕在上面從頭聽到現在,諸君言之,朕亦有一言。朕雖一介女流,可朕今日擁有的一切都不是偶然,你們不服朕稱帝,除了朕之女子的身份,又有何可言?”
“朕八歲隨兄長出京,彼時冀州是災民之地,朝中無人願往,亦無人願救百姓於難。那時楚家,兄長傾楚家之財,買糧食,收藥材,朕記得那個時候除了阿娘的嫁妝,楚家窮得只剩幾十兩的銀子,眼看兩千的部曲都要養不起了,朕興鹽田以鹽販運兗州,豫州,這才撐過了難關。”
“之後冀州以鹽利而興,得先朝皇帝之許,征部曲以備海盜。冀州之內,世家見楚家壟斷鹽利,與海盜勾結意趁阿兄不在渤海之際殺朕全家。那一年,朕十二歲,朕全殲了海盜,想必諸位都曾聽過,那時相信沒有幾個吧。”
“陛下當初殺海盜之時,我們都曾見過,若不是陛下早有先見之明,我們早就死在海盜手裏了。”下面已經有經過那些事的百姓高興地為楚昭作證。
“還有後來全殲海盜呢,也是刺使大人不在的時候,陛下領部曲殺得海盜片甲不留。從那以後,為亂我們冀州的海盜都叫陛下殺光了,冀州再無海盜。”
一連串的附和,冀州的世居之民,很是與榮有焉。
楚昭道:“諸位記朕之功,亦不忘朕的兄長,朕很高興。很多人會說,沒有朕的兄長就沒有朕的今日,說得一點都沒有錯。但在兄長被暗殺之後,朕所得的一切都是朕拼過來的。如果兄長在,這個帝位非兄長無疑,但是,朕與兄長親手打下的江山,朕絕不可能拱手讓給任何人。能從朕手裏搶得江山的人,成王敗寇,朕無話可說。但是,只憑諸君一張嘴皮子就想讓朕當不成這個皇帝,諸位若有這樣的本事,今天稱為陛下的就是諸位,而不是朕了。”
“古書從無女子不可為帝之說,朕想,古往今來還沒有哪個皇帝能容你們這樣指著鼻子罵的吧,朕雖為一介女流,卻做到了男人做不到的事,難道朕還沒有資格當這皇帝嗎?”楚昭一眼看了過去,直叫一幹人心驚不矣。
一直都覺得哪裏不對勁的人們,聽到楚昭的話總算是明白了,敢情楚昭不僅是借他們揚名,更借他們顯示她的氣度。
臉疼嗎?疼得厲害,再疼那也得認了。
“諸位近半旬的爭論,朕已經命人抄錄且印刷成書,取之為論帝。諸位精辟所言,朕將讓人刻石錄經,就放在這萬書樓外,往後千秋萬代,石不倒則各位之言亦隨此石流芳百世,也不負諸位嘔心瀝血。”楚昭又再說話,刻石錄經,那是多少儒士文人可遇不求之夢想啊!
楚昭這麽大的手筆啊,被人罵了還不要緊,還讓人刻石錄經,叫千秋萬世都知道,如此心胸氣度,誰能不服氣啊!
反正韋佗身後一半的人已經朝楚昭作一揖,“陛下心胸開闊,吾等願為陛下效力。”
這不得不說正是楚昭想要達到的另一個目的。
“凡有才者,不論家世,身份,地位,查實三代無德行不恭者,凡過科考者均以錄之。”楚昭指出她的用才之道,“昔日只論家世,不論人品德性,以至世家壟斷,寒門之士,有能之人而無能為之。朕之大昭,將改這靡靡之風,凡有能之士,朕必用之。”
“陛下聖明!”楚昭在此時放話,誰人聽了不激動啊。一片稱拜之聲。
高明再次出列道:“陛下,此樓新建,又為諸家爭論這地,還請陛下為此樓命名。”
剛剛建成的大樓沒有命名卻已經用在了決定大昭建立,甚至影響了未來大昭的走向之言論,高明迫不及待地想讓楚昭取個好名字。
楚昭回望這三層高的樓,“此樓,便取名為謹身樓吧。”
“聖人雲,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,修身為本,見此樓而憶其身,身正乎?為人子身不正,負父母乎?為臣者身不正,負君乎?為官者身不正,負百姓乎?窮盡一生,不負天下不負卿,不負父母不負君。”
楚昭之言,聽得人更是心生澎湃啊,不負天下不負卿,那是為君臣之言,不負父親不負君,是為子為臣所言。
“萬望諸君謹身,百年之後,問心而無愧!”楚昭與諸君而言。
“請陛下提字!”高明早就準備好一應物甚,楚昭的話音而落,已經捧著匾走來,放在楚昭的面前,楚昭執筆,謹身樓三個字落成。
都說字如其人,楚昭的字大氣磅礴,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,楚昭今才不過十七歲的年紀,竟然寫得這樣的一手好字,可見她往日也是勤奮好學者。
“諸位遠道而來,若想留在冀州的只管留下,明年三月,朕即於冀州開考選仕,有心者可以報名參考,一經錄取,必任賢而用。要走的就到萬書樓裏領行腳費,朕不強求。”楚昭該說的都說完了,還不忘表示她不會強人所難,想要留在冀州的就留,想走的那就走,她還會高高興興地送他們離開。
“多謝陛下!”已經有人道謝。
楚昭點了點頭,一旁已經有人高喊,“陛下回宮!”
“恭送陛下!”存在感涮完了,楚昭是大勝而歸,但今日楚昭所言,一字一句均被記入史冊,千百年後,提起這位昭華女帝,為君為臣者,無不豎起大拇指來,不僅佩服其胸襟,亦為其深謀遠慮而折服。
古往今來,唯有此君雖為女兒之身,卻開言論之先河,大昭因此而建朝近千年,後世孫子,願效其者反為奸人所用,痛失江山,卻是後話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這一下吵的人就不僅是儒士了,冀州的百姓紛紛對於論楚昭為帝的事發表意見。
“他們說什麽顛倒乾坤的都是屁話,想想以前男人當皇帝的時候,我們過的是什麽日子,自從咱陛下來了冀州之後我們過的是什麽日子,誰說女人就當不了皇帝的?只要能讓我們老百姓過上好日子,別管什麽男人女人,都能好皇帝。”
“這些個世家,站著說話不嫌腰疼,一定是看陛下對我們好,不像以前的皇帝那樣偏著他們了,所以他們才會不想陛下當皇帝。”
“對,對,對,說得對,那些個世家,眼高於頂,最是看不起我們了,陛下就不一樣了,事事把我們放在心上,就拿這平價鹽來說吧,以前是什麽鹽價大家夥都知道的了,世家賺的都是我們的血汗錢,陛下登基之後立刻就推行平價鹽,那是多大的福祉啊!”
你一口我一言的,將民心都聚成了一團,齊齊地往那三層的樓裏湧去,裏面的大儒還在爭著,外頭的百姓已經哄了一起,“我們都支持陛下當皇帝,都支持。”
“想讓陛下不當皇帝的都不是好東西。不是好東西!”
那樣吵吵嚷嚷的儒人們,突然被外面響起的聲音給唬了一跳,有人驚心地道:“該不會是楚昭派兵把我們圍住了吧。”
聽到這話,那原本罵得十分開心的世族們一個激靈,面面相覷,很是害怕。
“姜先生,外面都叫百姓們圍住了,他們說支持陛下登基,反對陛下登基的人,應該趕出冀州去。”外面那麽大的動靜,誰都沒辦法忽視啊!
姜參既然是代表,又是大昭的宰相,第一個來稟告的自然就是他。
“怎麽回事?”姜參很是納悶,這是誰把百姓們煽動了鬧事不成?
“先生是知道的,自各地儒士文人入冀州以來,諸位的言論陛下讓人記錄且印刷成書,分發於各州,大昭境內,陛下還讓士人專門講讀每日言論的內容,讓百姓們都知道,為什麽有人支持她當皇帝,有的人卻不肯支持。陛下原話是,凡事不可一知半解,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,也不是世家們的天下,而是天下人的天下,既然要論,就要舉國而論,只一方一言,是代表不了天下百姓的。”
姜參一聽實在是服了楚昭了啊,這麽一個深謀遠慮的主兒,要跟她作對的世家們反倒幫了她一把,既開言論,由她做起,這樣一來,天下的風氣必將一改。
已經一把老骨頭的姜參真是覺得能遇上楚昭這樣的明主,實是三生之幸啊!
“走,我們出去看看。”姜參擡腳要出去,對頭們一看姜參要走,立刻攔住,“姜先生這是要去哪裏?”
姜參冷冷一笑,“外面來的都是冀州的百姓,諸位不妨出去聽聽他們都想說什麽。”
直言外面來的是什麽人,實在讓他們一楞,姜參不再停留,走了出去,果然看到門口擠滿了百姓。
“出來了,出來了!那是姜先生,是我們大昭的宰相,那邊,那邊都是不支持陛下的世族們,大家夥,扔他們。”有人那麽一喊,百姓們手裏的雞蛋菜啊,全都給扔了過去,兩邊走出來的人,待遇完全不一樣,以韋佗為首的人們被雞蛋菜葉弄了一身,說有多狼狽就有多狼狽。
“滾出我們冀州去!”砸完雞蛋菜葉之際,百姓們叫喊。
“對,滾出冀州,不對,是滾出我們大昭,滾出大昭去!”
有人補充了一句,是哦,楚昭已建大昭朝,如今該稱大昭才是。
“對,滾,滾出我們大昭,滾出去!”
韋佗等人都要氣瘋了,他們什麽時候受過這樣的待遇,竟然被這一群他們看不起的賤民給砸了一身的雞蛋菜葉,可惡,可惡之極。
“把這些賤民給我們轟出去,轟出去!”韋佗指著百姓們面露猙獰。
“賤民罵誰?”一個聲音傳來。
“賤民,他們都是賤民,都是!”韋佗根本沒有在意是誰問的話,順口就那麽答了,但是已經有人叫喚道:“陛下!”
一聲一聲疊起喚著陛下,陛下!韋佗一個轉身,只見楚昭一身墨衣自樓上走了下來,目如寒冰地看著他。
“韋先生,朕敬你是名門之士,原對你多有企盼,沒想到韋先生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。賤民,何人為賤?難不成韋家生來就是高高在上?韋家的今時今日,都是天所賜?那麽昔日韋氏自寒門而起,與前朝共建大好河山,因而令韋家崛起,你韋氏的祖宗,也是這麽視百姓為賤的?”楚昭言之不善地問,並不需要韋佗的回答。
“你身上穿的綾羅綢緞,腳下踩的靴子,肚裏吃的米飯菜肉,哪一樣不是這些百姓一針一線做出來,一滴汗一滴水澆灌而得的。你既覺得他們賤,吃著他們做的,種的東西的你,又是怎麽樣?”
“陛下!”姜參喚了一聲,不過是提醒楚昭給韋佗留點臉。
楚昭斂了寒霜,轉向下面同樣叫她驚得反應不過來的百姓,“諸位,遠來皆是客,他們都是朕請到冀州的客人,我們冀州的待客這道可不是這樣的,否則你們與他們又有何異。”
“朕既許了他們暢所欲言,待他們如你們亦是一樣,但若指出朕之不是,對而改之,無則加勉,只有這樣,將來朕才能帶領百姓們過上更安樂穩定的日子。”楚昭張開雙臂,“朕希望大昭無不可說之言,無論是誰,過當指出,功而讚之。暢所欲言,並不是只是一句空話。”
“百姓無禮,對諸位先生有所誤解,朕代他們向諸位賠罪了。”說完百姓之後,楚昭回頭跟韋佗等人賠罪,韋佗被楚昭罵得無可反駁,站在他身後的人們吶,先是被百姓砸了一通,又被楚昭這樣突然的出現嚇了一通,再叫楚昭這樣客客氣氣地賠罪,已經有人避開了。
“早便聽說陛下頗得民心,今日一見,果然名不虛傳。”原本反對楚昭的人吶,十數日的爭論下來啊,已經有人動了心,再加上親眼見到楚昭是如何得民心的。
楚昭道:“百姓都是老實人,誰待他們好,待他們不好,他們心裏都有數。”
“諸君遠道而來,是為楚昭,楚昭銘感五內,為帝王是順民心,亦應時勢。諸位數日爭論,朕在上面從頭聽到現在,諸君言之,朕亦有一言。朕雖一介女流,可朕今日擁有的一切都不是偶然,你們不服朕稱帝,除了朕之女子的身份,又有何可言?”
“朕八歲隨兄長出京,彼時冀州是災民之地,朝中無人願往,亦無人願救百姓於難。那時楚家,兄長傾楚家之財,買糧食,收藥材,朕記得那個時候除了阿娘的嫁妝,楚家窮得只剩幾十兩的銀子,眼看兩千的部曲都要養不起了,朕興鹽田以鹽販運兗州,豫州,這才撐過了難關。”
“之後冀州以鹽利而興,得先朝皇帝之許,征部曲以備海盜。冀州之內,世家見楚家壟斷鹽利,與海盜勾結意趁阿兄不在渤海之際殺朕全家。那一年,朕十二歲,朕全殲了海盜,想必諸位都曾聽過,那時相信沒有幾個吧。”
“陛下當初殺海盜之時,我們都曾見過,若不是陛下早有先見之明,我們早就死在海盜手裏了。”下面已經有經過那些事的百姓高興地為楚昭作證。
“還有後來全殲海盜呢,也是刺使大人不在的時候,陛下領部曲殺得海盜片甲不留。從那以後,為亂我們冀州的海盜都叫陛下殺光了,冀州再無海盜。”
一連串的附和,冀州的世居之民,很是與榮有焉。
楚昭道:“諸位記朕之功,亦不忘朕的兄長,朕很高興。很多人會說,沒有朕的兄長就沒有朕的今日,說得一點都沒有錯。但在兄長被暗殺之後,朕所得的一切都是朕拼過來的。如果兄長在,這個帝位非兄長無疑,但是,朕與兄長親手打下的江山,朕絕不可能拱手讓給任何人。能從朕手裏搶得江山的人,成王敗寇,朕無話可說。但是,只憑諸君一張嘴皮子就想讓朕當不成這個皇帝,諸位若有這樣的本事,今天稱為陛下的就是諸位,而不是朕了。”
“古書從無女子不可為帝之說,朕想,古往今來還沒有哪個皇帝能容你們這樣指著鼻子罵的吧,朕雖為一介女流,卻做到了男人做不到的事,難道朕還沒有資格當這皇帝嗎?”楚昭一眼看了過去,直叫一幹人心驚不矣。
一直都覺得哪裏不對勁的人們,聽到楚昭的話總算是明白了,敢情楚昭不僅是借他們揚名,更借他們顯示她的氣度。
臉疼嗎?疼得厲害,再疼那也得認了。
“諸位近半旬的爭論,朕已經命人抄錄且印刷成書,取之為論帝。諸位精辟所言,朕將讓人刻石錄經,就放在這萬書樓外,往後千秋萬代,石不倒則各位之言亦隨此石流芳百世,也不負諸位嘔心瀝血。”楚昭又再說話,刻石錄經,那是多少儒士文人可遇不求之夢想啊!
楚昭這麽大的手筆啊,被人罵了還不要緊,還讓人刻石錄經,叫千秋萬世都知道,如此心胸氣度,誰能不服氣啊!
反正韋佗身後一半的人已經朝楚昭作一揖,“陛下心胸開闊,吾等願為陛下效力。”
這不得不說正是楚昭想要達到的另一個目的。
“凡有才者,不論家世,身份,地位,查實三代無德行不恭者,凡過科考者均以錄之。”楚昭指出她的用才之道,“昔日只論家世,不論人品德性,以至世家壟斷,寒門之士,有能之人而無能為之。朕之大昭,將改這靡靡之風,凡有能之士,朕必用之。”
“陛下聖明!”楚昭在此時放話,誰人聽了不激動啊。一片稱拜之聲。
高明再次出列道:“陛下,此樓新建,又為諸家爭論這地,還請陛下為此樓命名。”
剛剛建成的大樓沒有命名卻已經用在了決定大昭建立,甚至影響了未來大昭的走向之言論,高明迫不及待地想讓楚昭取個好名字。
楚昭回望這三層高的樓,“此樓,便取名為謹身樓吧。”
“聖人雲,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,修身為本,見此樓而憶其身,身正乎?為人子身不正,負父母乎?為臣者身不正,負君乎?為官者身不正,負百姓乎?窮盡一生,不負天下不負卿,不負父母不負君。”
楚昭之言,聽得人更是心生澎湃啊,不負天下不負卿,那是為君臣之言,不負父親不負君,是為子為臣所言。
“萬望諸君謹身,百年之後,問心而無愧!”楚昭與諸君而言。
“請陛下提字!”高明早就準備好一應物甚,楚昭的話音而落,已經捧著匾走來,放在楚昭的面前,楚昭執筆,謹身樓三個字落成。
都說字如其人,楚昭的字大氣磅礴,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,楚昭今才不過十七歲的年紀,竟然寫得這樣的一手好字,可見她往日也是勤奮好學者。
“諸位遠道而來,若想留在冀州的只管留下,明年三月,朕即於冀州開考選仕,有心者可以報名參考,一經錄取,必任賢而用。要走的就到萬書樓裏領行腳費,朕不強求。”楚昭該說的都說完了,還不忘表示她不會強人所難,想要留在冀州的就留,想走的那就走,她還會高高興興地送他們離開。
“多謝陛下!”已經有人道謝。
楚昭點了點頭,一旁已經有人高喊,“陛下回宮!”
“恭送陛下!”存在感涮完了,楚昭是大勝而歸,但今日楚昭所言,一字一句均被記入史冊,千百年後,提起這位昭華女帝,為君為臣者,無不豎起大拇指來,不僅佩服其胸襟,亦為其深謀遠慮而折服。
古往今來,唯有此君雖為女兒之身,卻開言論之先河,大昭因此而建朝近千年,後世孫子,願效其者反為奸人所用,痛失江山,卻是後話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